当今,世界各地的湿地依旧处于不断退化或即将退化的厄运中,对于湿地的恢复越来越重要。
恢复退化湿地,主要包括生境的恢复和生物的恢复两大类。湿地生境的恢复主要包括植物生长条件的恢复、动物栖息场所的恢复和水环境的恢复。湿地生物的恢复主要是指植物群落、动物群落与微生物群落的恢复等方面。湿地植被既为湿地动物提供食源,又可为其提供栖息地,因而湿地植被恢复又是生物恢复的首要环节。
恢复湿地要讲究科学,不然很容易揣着好心办了坏事,明明想恢复湿地,实际上却让湿地遭受了更大的破坏。
恢复植被≠过度种植、错误种植
在一些湿地植被恢复工程中,过度种植沉水植物,最终导致湿地水体的淤积。
生物赖以生存的各种环境资源,如食物、水源等,都有着质量、数量、空间和时间等方面的多重限制,是不可以无限量供给的,因而对湿地各要素的恢复都应该有一定限制。另外,在一个湿地生态系统内,如果它的植物种类越丰富、结构越复杂,那么它的稳定性就越高,对外界干扰的抵抗能力也越强,而过度种植单一物种,势必会影响到其他湿地植物的种植面积,也就相应地减弱了其他湿地植物的种植量或种类,进一步促进了这一单一物种的过多和过快生长。
在进行湿地植物恢复的过程中,要让植物的种植数量处于科学的范围内,适度种植,留给湿地自我恢复调节的空间。比如按照不同的水文条件选择了不同的植物种类,而且在工程施工过程中,也充分考虑了未来几年湿地植被的自我繁殖,留有一定的恢复空间,做到了对湿地植被的多种模式恢复和适量恢复。
恢复与保护湿地≠与人隔绝
一些湿地恢复工程中,存在着将湿地完全孤立的现象,实行人类免入、无干预的“圈地保护”,比如在城市中或近城市区域的湿地周围挖沟渠或者建围栏,来阻止人们亲近湿地。
实际上,湿地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,尤其是近人类聚居区的湿地,要完全使之隔绝人类活动,既不科学也不现实。人类有亲水天性,自古以来又有从湿地获得生活、生产资料的习惯,所以应该让人们了解湿地的价值和保护湿地的必要性,同时也要让人们适度利用湿地的资源,从而建立人与湿地和谐共存的关系,这才是可持续的湿地管理方式。
我们在进行湿地恢复时,要把握好人为保护的度,更科学地处理好湿地与人的关系。
围一块水塘≠建一块湿地
现在的湿地恢复工程中往往存在着设置水塘、截住来水,避免水资源流走或直接在荒地上凭空建设一块水塘的做法。
在恢复湿地时,为了“自己”的土地上能够有湿地存在,而切断了下游的水源,不仅把活水变成了死水,而且对于下游也是极不负责任和破坏生态的做法。眼前的一个小 小水塘可能会使下游广大土地上因没有水源的补给而带来生态灾难。而有的地方,在没有水源的地方强行围一块水塘,也是不会实现真正的湿地恢复的。为了确保所恢复湿地在功能与结构上的持久性,必须考虑该处湿地是否有永久性的水源。有什么样的水文条件,就会有什么样的生物。如果水系得不到调整和恢复,那么湿地恢复也只能事倍功半。因此湿地恢复必须谨慎设计水系结构。
首先,确保湿地有持续的水源;其次,充分考虑下游的用水需求;最后,要对水体进行实时监测,控制湿地内源、外源污染。
一审: 刘利美
二审:颜水华
三审:肖正中
文章来源:知识就是力量
我也说两句 |
版权声明: 1.依据《服务条款》,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,版权归发布者(即注册用户)所有;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,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,遵守相关法律法规,无商业获利行为,无版权纠纷。 2.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,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,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。该项服务免费,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。 名称:阿酷(北京)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:李女士,QQ468780427 网络地址:www.arkoo.com 3.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,完全遵守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》。如有侵权行为,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,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