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月11日,大地染绿,江水回暖,蛰伏了一个冬天的舂陵湿地又恢复了勃勃生机。沿着淙淙的舂陵江,循着热闹的鸟鸣,湿地公园管理处科研监测队伍踏上了一年一度的春季鸟类监测之行。
从舂陵江中游的七拱桥至乌市河段,从下游的和平瑶溪至猫崽山河段,跨越园区湿地保育和恢复重建两个区域,共12.1公里距离都在此次鸟类监测的范围内,这是一段漫长而有趣的旅程。
在1号样线乌市大堤西起点,白鹭、苍鹭正在灌木丛中栖息、酣睡,大概是我们的脚步声惊扰了这些精灵,上百对洁白的翅膀腾空而起,掠过水面,一场盛大的舞蹈在空中展现。在5号样线大滩峡谷的和平瑶溪位置,清澈的舂陵江水中倒映着20多只斑嘴鸭的身影,它们或游水嬉戏或梳理羽毛;浅滩处10多只俏皮可爱的夜鹭正闲适踱步,悠然觅食;树林中,数不胜数的领雀嘴鹎和白头鹎在头顶翩然飞过,婉转啼鸣,歌声悠扬。舂陵湿地内野生鸟类无处不在,这里便是“鸟儿们繁衍生息的天堂”。
舂陵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春季鸟类监测工作从今年3月初开始启动,至今已完成了园区乌市大堤、舍市渡口、天鹅湖、神仙桥、大滩峡谷共5条样线25.8公里范围的鸟类调查。管理处监测人员对园区内的野鸟种群、数量、生物习性、迁徙规律等情况均进行了仔细识别、记录和拍摄。期间,共记录鸟类92种,隶属于15目43科,计1878只个体,其中水鸟记录到76种1262只,占记录鸟类种类的82.6%,数量的67.2%。
近年来,舂陵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通过开展规范化、制度化的生物多样性监测,全面掌握园区野生鸟类资源,推进湿地生态恢复保护。经过长期有效的保育、修复,不仅仅使湿地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,园区内生物的多样性愈来愈丰富,各种鸟类和其他野生动、植物的种类及数量也日益繁多。对比2013年舂陵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前的本底调查数据有鸟类13目37科84种,现在园区内的野生鸟类物种纪录已增加至16目51科166种,其中国家Ⅱ级保护鸟类达到25种。
我也说两句 |
版权声明: 1.依据《服务条款》,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,版权归发布者(即注册用户)所有;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,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,遵守相关法律法规,无商业获利行为,无版权纠纷。 2.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,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,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。该项服务免费,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。 名称:阿酷(北京)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:李女士,QQ468780427 网络地址:www.arkoo.com 3.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,完全遵守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》。如有侵权行为,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,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。 |